首页 / 武侠修真 / 九剑行歌 / 章节正文阅读

第四十二章 九剑镇去不得!(1 / 2)

作品:《九剑行歌

九剑镇,听上去只是一个名字有些奇怪的小镇,但实际上,这整座镇子都很奇怪,可不仅仅只有名字。

欧冶子造九剑,后又创造了九剑诀,并且用此,以一个铁匠的身份,击败了当时的剑道宗师狐夜容。

因此,很多剑士们就在想,他欧冶子一个铁匠搞出来一个九剑诀,都能击败狐夜容。

那要是换成自己,学会了九剑诀之后,岂不是天下无敌了?

怀抱着这样的想法,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剑士们纷纷涌入了欧冶子所住着的小镇。

这座小镇原名为铁石镇,镇外的一座山上,能够用来打铁的材料随手就能捡到,因此当地的铁匠有很多。

只不过随着这些剑士们的涌入,铁匠们发现卖给他们食物和提供住宿比打铁更容易赚钱。

所以铁匠们纷纷把锤子扔掉,做起了给剑士们提供食物跟住宿的生意。

不仅仅只有剑士们惦记着九剑诀,天底下的习武之人何其多也。所有人都向往着九剑诀,想要一夜之间成为天下第一的高手。

所以涌入铁石镇的人,远比想象中多很多很多。

来自三教九流的武人们涌入铁石镇之后,原本淳朴的铁石镇,风气产生了剧烈的变化。

那些武人们动不动就因为某些小事而大打出手,导致铁石镇那些原本靠打铁采石的本地居民心惊胆颤。

随着这些外来人越来越多,他们也分成了不同的派别。

譬如来自八大派的弟子,便在这里建立了分部。

除此之外,还有江湖中的那些各路小门小派,甚至一些刺客和杀手的组织也能在这里找得到。

在这之后大约几百年的光景里,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的。

铁石镇的名字也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九剑镇。

那个地方已经成为了天下武人向往的场所,但大部分的武师都是没什么文化,从小只习武的人。

所以,这样的人聚在一起,打架斗殴也就成了常态。

此前所有的官府对于九剑镇的这种状况都非常的头疼,尤其是当朝廷派出官员前往九剑镇的时候,九剑镇里的各门各派又联合起来挤兑朝廷官员。

这俨然就是一副把自己当做是当地土皇帝的态度。

偏偏这些人又是武力超群,说他们不听管教也没错,但也不至于到派出军队讨伐的地步。

久而久之,这里就成为了官府也管不到的存在。

因此如今的九剑镇,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民风淳朴的铁石镇了。

这里已经成为了逃犯的天堂,所有在大晋国里面犯了罪,又不肯伏法的家伙们,就会不顾一切地跑来这里。

因为只有在这里,官府的手才不会伸到他们身上来。

也正因如此,九剑镇整体上下的氛围都可以说是用拳头说话。

有自保能力的人去了,才不会收到欺负。

而要是像那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去了,最后的下场自然不会很好。

西乡侯要去九剑镇教化当地的居民,这是好事,也是值得他人崇敬的。

但是正如方才所说,九剑镇是一个官府都管不了的法外之地,他去了九剑镇,真的能如他所想的那般,顺利的办起学堂教那些孩子们读书吗?

且不说孩子们自己愿不愿意,就是那些个自视甚高,横行霸道惯了的武师们,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是相当的唾弃鄙夷吧?

更不用提,西乡侯本身还有着朝廷的身份,九剑镇素来可都是对朝廷相当排斥的啊。

想到此,姜赟忍不住劝道:“先生,您的想法,我能理解。只不过,我觉得这件事还是有些不妥啊……

那地方的人皆非善类,您去了,恐怕那些人会一个劲的折腾您,直到您离开为止。

您若是想要传道授业,天底下有的是比九剑镇更合适的地方。”

“晋王殿下,您说的这些,老朽心里都清楚。”西乡侯缓缓地摇着头说道:“老朽之所以不停的收徒并教导他们,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接替老朽的衣钵,行遍天下,去到那些不曾接触过书籍的地方,教化当地的百姓。

然而他们却令老朽失望,一个个不是留在繁华富庶的城市里教书,就是考取功名,当了大官。

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,他们都没能达成老朽对他们的期待。

如今老朽也是一把年纪了,眼看着也没多少年好活了。

正因如此,老朽才想要去做到老朽的弟子们没能做到的事情。

至于地点么……自然是要从最难的地方入手,也就是九剑镇了。

倘若老朽在九剑镇能够得到成功,那么不管去到哪儿,最后也都是不会失败的吧。”

听到西乡侯这么说,姜赟便叹了口气。

他已经被西乡侯给说服了,再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