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二章政策(1 / 2)

作品:《穿成孙尚香后我嫁给了

中原百姓人口众多,而西域小国环境又有些恶劣,根本就不可能给中原提供多大的便利,但是那边儿盛产葡萄酒,以及新鲜的水果,等国家安定下来以后,到是可以把那边儿的水果制成果干,卖到中原地区来,肯定能够赚点儿钱。

那提出因地制宜的政策还为时尚早,当务之急是想想,该如何尽快将天下平定下来,最起码百姓不能一直处在,这种水深火热的战事中。

程清萍也没办法说什么,只恨自己不是朱元璋,没有人家的运气,从一个乞丐能够一路走到皇帝的位置。

可那个时候天下虽然乱,却也不至于群雄并立,自己现在急于求成,恐怕会发生自己不想看到的那种后果,所以还是尽快把事情都结束,最起码说不能让事情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。

休息了一整天,程清萍带着现在诸葛亮去离县城里最近的那个村子,离县城比较近村子里的百姓,生活还算是安定,但是这一段时间战乱蔓延到会稽郡,百姓脸上的神情都不算是特别好,带着些绝望和警惕。

村子里的人对孙尚香并不熟悉,因为离会稽郡最近的这几个村子,根本就不是她亲自跑出来的,而是把任务交给流浪者小队的成员,由流浪者小队的孩子们,负责这一边儿的情况。

虽然说孩子们并没有把事情,做的特别的圆满,但也没辜负程清萍的希望,最起码现在她带着诸葛亮,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儿,就发现那些单独生活的老人,也能够吃上饭。

不说整个人都精神头十足,活的多么有希望,但最起码眼中没有失去神采,还有活下去的想法,这就已经足够,程清萍要求并不是特别多。

对于古代的这些老人,要求他们天天又是秧歌又是戏,去打太极,去跳广场舞,完全就不可能,甚至平时能够凑到一起,说说闲话都得是心情好的时候。

现在百姓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,就已经足够了,最起码不至于饿肚子。

“我看村子里的情况还不错,那些家里没有,年轻人的老人也没饿死,而且身上的衣服不说是崭新的,但到底也算是整洁,看得出来,香姬对这些老人也是尽心了。”

诸葛亮很感慨的说,有的人总觉得老人岁数大就没有用了,所以他们是死是活,都不重要,有的人甚至不愿意给老人治病,但等老人真的去世了,愿意给他买一口好棺材,意思是风风光光的走,要自己说的话,这个完全就是,本末倒置。

活着的时候对老人稍微好一点儿,这不比什么都强,等人死了再去做这些无用功,到底是为了自己面子好看,还是为了自己心里有一个安慰?具体情况外人也不好评说。

“先生想说什么,直说就行,我这人心虽然算不上多么宽广,但是有些事情,也不会过于计较先生要是觉得我有什么做错的地方,尽管和我说就可以,我是不会生气的。”

程清萍太清楚,上位者如果狂妄自大,不愿意听取其他人的意见,那这个国家包括上位者本人,也都不能存在特别久,时间长了自然会惹得底下的人愤懑连天。